维吾尔语中国语借词骤减,背后是怎样的细思极恐?!
小时候我生活长大的村里只有一家商店,村里人都叫它老江商店,就杵在马路边上,我感觉它里面什么都有。长大了点儿的我就负责给家里买酱油、买醋、买菜,当时普通话说得不怎么样,能听懂一些,但是不太会说,所以每次过去买东西前先要在心里默念几遍。当我买土豆、酱油、白菜、辣子之类的蔬菜时,是不用去默念的。因为土豆又叫洋芋,维吾尔语里也叫yangyo,酱油维吾尔语叫jiangyu,白菜叫basay,辣子叫laza。感觉很亲切记得牢,因为这些维吾尔语的词都是从汉语吸收进来的借词。
小时候这种借词遇到的很多,桌子我们叫zhoza,战士我们叫jiangqi(战的音译再加qi),衙门我们叫yamul,可以举的例子很多很多。
1
人类的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!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,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。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,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,所以特定的环境必然会在语言上打上特定的烙印。
刘慈欣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,最近翻译了他的《流浪地球》,让我受益匪浅。尤其对于语言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。也有了我脑海中的三问。
在翻译《流浪地球》的过程中,我发现我们维吾尔语在科幻领域的词汇量少得可怜,要么就是直接音译英语词汇,有些过于繁杂难懂,我一般都用大家熟悉的汉语进行了代替。有幸读过维吾尔语翻译的四大名著,真心觉得老一辈翻译的真好,后继乏力啊……
这是为什么呢?
前几年,我很喜欢喝卡瓦斯饮料,尤其去伊犁河游玩儿,喝了点高兴之余,几个朋友争论起来这个卡瓦斯是维语还是外来节词这个问题。曾经习惯了说白菜维语里叫bacai,辣子叫laza,但是现在都有了很绕口的叫法。很多朋友说最近这两年维吾尔语里阿拉伯语、英语的借词在增多,有很多以前用国语来表述的东西改成了阿拉伯语、英语和其他外来语。
这导致了我们的知识分子说话跟老百姓就有了明显的差别,老百姓还在用简单的汉语表述,很多知识分子用复杂的外来语。
这是为什么呢?
经过这几年的思想解放,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人能熟练的用汉语来交流,汉语水平越来越高。有些人就觉得你们以前不学汉语的吗?其实03年我们去内地上学的时候,不管北疆的孩子还是南疆的孩子,汉语基础还是有的,只是南疆的孩子口语不好,写作文却是一把好手。有人说他们是哑巴汉语。
以前去南疆农村老百姓都说自己说不好汉语,听不懂,但是平常生活中还是会听到他们跟筷子叫kuaiza,面汤叫mantang 等等。
为什么呢?
Preview the first 30% of the content for free.